轉載:中國貿易報 蘭馨
綠色會展正從理念走向深度實踐,持續釋放經濟與環境雙重價值。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(進博會)、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(廣交會)等大型展會的綠色探索,見證了會展業向低碳轉型的堅定步伐。在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(以下簡稱“鏈博會”)上,其“全綠電供應”“綠色搭建”等創新實踐再次將這一話題推向焦點。
綠色會展理念已深度滲透到第三屆鏈博會籌備與舉辦的全過程。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董事長林舜杰表示,本屆鏈博會首次實現100%全綠電供應。具體來看,對場館進行能耗升級改造,更換照明節能燈具,投入使用低碳智慧能源系統,構建起“智能管控+綠色供能”的現代化能源體系;同步采購可再生能源電力證書,展期減排二氧化碳1100多噸,節約電費超過30%。
除了能源與場館層面的革新,本屆鏈博會推廣綠色展臺理念,對展商開展免費的綠色展臺搭建培訓,將綠色化作為展臺設計方案的核心評估標準,引導推動參展商在保證搭建質量和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,優先使用庫存材料和環保輕量材料,做到結構模塊化、構件標準化、設計減量化。
在運營過程中,第三屆鏈博會將“循環、減塑、降污”轉化為可量化、可復制的標準化實踐。例如,減少實體門票使用,推廣掃碼進場,證件跨屆次循環使用,票證印制成本降低26%;倡導“光盤行動”,100%使用可降解或可循環餐具和打包袋,餐飲成本降低12%;通過現場宣傳、線上互動等形式增強公眾環保意識,鼓勵大家綠色出行、綠色觀展。
綠色會展的持續推進,離不開政策引導與標準規范的堅實支撐。2015年,國務院在《關于進一步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》中首次提及綠色會展概念,倡導低碳環保理念;2021年,《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》明確提出“推進會展業綠色發展”,并推動行業標準《環保展臺設計制作指南》實施;2023年,國家標準《綠色展覽運營指南》落地,構建起展覽綠色運營的長效機制。
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姜淮表示,正是這些政策與標準的不斷完善,為會展業綠色轉型提供了清晰路徑,推動“綠色辦展”從自愿嘗試轉向規范化實踐。數據顯示,國內大型展會綠色轉型成效顯著:2024年第134屆廣交會實現100%綠電供應,第136屆廣交會達成碳中和;第七屆進博會采購10000張綠證、1000萬度綠電,單屆減排二氧化碳超4200噸。
綠色會展的價值,遠不止于環保本身,更在推動產業升級與國際合作中展現出多維影響力。鏈博會通過匯聚產業鏈供應鏈“鏈主”企業,將綠色理念傳遞至鏈條上中下游,帶動中小企業布局綠電綠證;廣交會以自身實踐為標桿,引導企業采用環保材料與節能設備;進博會則通過展示全球綠色技術,促進國際綠色貿易合作。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“含綠量”和“含金量”正在不斷提升。
姜淮認為,綠色會展的影響力已超越會展行業本身。可以預見,隨著實踐深化與標準完善,綠色會展將在推動全球綠色經濟合作、助力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中發揮更大作用。